大众养生网

韧带损伤后如何正确进行康复治疗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韧带损伤后的正确康复治疗通常包括急性期管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支具固定以及必要时的手术修复。具体方案需根据损伤程度由医生评估制定。

1、急性期管理

损伤后48小时内需遵循RICE原则,即停止活动并休息患肢,使用冰袋每次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弹性绷带加压包扎防止肿胀加重,同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此阶段需避免热敷或按摩,防止加重出血和炎症反应。

2、物理治疗

急性期后可采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配合超声波治疗加速组织修复。医生会指导渐进式康复训练,如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训练等,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后期增加平衡训练和抗阻练习,使用平衡垫或弹力带加强肌肉力量。

3、药物治疗

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药局部缓解。口服药物如洛索洛芬钠片、艾瑞昔布片等非甾体抗炎药能减轻炎症反应,严重疼痛可能短期使用曲马多缓释片,但需严格遵循医嘱。

4、支具固定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常需佩戴铰链式支具,踝关节损伤使用刚性护踝保持关节中立位。固定时间通常为3-6周,期间需定期调整松紧度,防止肌肉萎缩和皮肤压伤,拆除后需配合渐进承重训练。

5、手术修复

适用于Ⅲ度完全断裂或合并半月板损伤的情况,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常采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术后需佩戴可调节角度的支具,6周内关节活动度控制在0-90度,后续通过等速肌力训练和本体感觉恢复逐步重返运动。

康复过程中需定期复查MRI评估愈合情况,避免过早进行剧烈运动。建议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穿戴具有足弓支撑的运动鞋进行步态训练。若出现肿胀反复、关节交锁或异常弹响,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