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损伤的典型症状表现主要包括疼痛、肿胀、关节不稳定、活动受限以及淤血等。具体表现因损伤程度和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需结合临床检查综合判断。
1、疼痛
韧带损伤后,受损部位会因局部组织撕裂或牵拉出现明显疼痛,尤其在关节活动或按压时加剧。例如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时,膝关节内侧可能出现压痛,踝关节扭伤时外侧韧带区域常有触痛。
2、肿胀
损伤后48小时内会出现局部肿胀,这是机体对创伤的炎症反应。关节腔内可能积聚渗出液,如交叉韧带损伤常伴随膝关节迅速肿胀,严重时可见关节明显膨隆。
3、关节不稳定
韧带作为关节稳定结构受损后,可能导致关节异常松动。患者常主诉关节"打软腿"或"错位感",前交叉韧带断裂时可能出现膝关节前向移位,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易引发反复崴脚。
4、活动受限
因疼痛和结构损伤,关节活动范围会明显缩小。肩关节韧带损伤可能影响外展动作,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会限制旋转功能,且主动活动障碍通常比被动活动更显著。
5、淤血
伴随毛细血管破裂,损伤部位可能出现皮下瘀斑。踝关节扭伤后常见外踝周围皮肤青紫,膝关节韧带损伤可能在腘窝处出现瘀点,颜色随时间从暗红逐渐转为黄绿色。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MRI或应力位X线等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程度。急性期应遵循PRICE原则(保护、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中重度损伤可能需要支具固定或手术治疗,恢复期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性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