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既是一种中药材,也可作为调味品使用。其作为中药材的功效主要包括温中散寒、活血通经、改善消化、抗菌消炎以及调节血糖等。但过量使用可能引发肝损伤、口腔刺激、低血糖、过敏反应及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
1、温中散寒
肉桂性味辛热,中医认为其能温煦中焦脾胃,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腹部冷痛,适用于寒邪内侵引起的脘腹冷痛、四肢不温等症状。
2、活血通经
所含挥发油成分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流量,中医用于治疗寒凝血瘀导致的痛经、闭经,常配伍当归等药物协同增效。
3、改善消化
肉桂中的桂皮油能刺激胃黏膜,促进消化液分泌,对脾胃虚寒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泄泻有调理作用。
4、抗菌消炎
实验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有关。
5、调节血糖
肉桂多酚类物质可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临床研究显示每日摄入1-6克可辅助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
过量使用时,每日摄入超过6克可能引发不良反应。肝损伤与肉桂中含有的香豆素类物质相关,长期过量可能影响肝脏代谢功能;口腔黏膜在直接接触高浓度肉桂醛时易出现灼痛、溃疡;低血糖反应常见于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降糖药物时;约5%人群可能出现皮肤红斑、瘙痒等过敏反应;消化道刺激多表现为恶心、腹泻等症状。
建议日常食用控制在1-4克/天,药用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或存在肝病基础者应谨慎使用,出现口唇肿胀、持续性腹痛等严重反应时需立即停用并就医。孕妇因肉桂活血作用可能影响妊娠,建议咨询中医师后再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