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快速入睡,调整睡眠有哪些科学方法?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调整睡眠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规律作息、改善睡眠环境、放松训练、避免兴奋物质以及适度运动等,长期失眠建议及时就医。

1、规律作息

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生物钟。即使周末或节假日也应保持相同作息,避免白天长时间补觉,白天小睡不超过30分钟。连续坚持4周以上可逐步改善入睡困难。

2、改善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温度18-22℃,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光线干扰。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和透气寝具,必要时佩戴耳塞隔绝噪音。睡前1小时调暗室内灯光,避免接触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蓝光,这类光线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达50%以上。

3、放松训练

采取4-7-8呼吸法,用鼻吸气4秒、屏息7秒、口呼气8秒,循环5次可降低心率。渐进式肌肉放松从脚部开始逐步收紧再放松肌群,配合冥想音频引导,能使皮质醇水平下降30%左右。睡前1小时进行温水浴,水温38-40℃浸泡15分钟可使核心体温下降0.3℃触发睡意。

4、避免兴奋物质

午后避免摄入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品,因此类物质半衰期约5小时,下午3点后饮用可能影响夜间睡眠结构。晚餐不宜过饱,睡前3小时避免酒精,虽然酒精有助快速入睡,但会使后半夜觉醒次数增加2-3倍。

5、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运动时间建议安排在下午4-6点,此时体温处于日间峰值,运动后4-5小时体温下降更易入睡。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运动,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能加重入睡困难。

若上述方法持续2周未见改善,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焦虑障碍等潜在疾病,建议到睡眠专科就诊。需药物治疗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或短效镇静类药物,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安眠药形成依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