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钳检查需注意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正确选择器械、规范操作手法、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以及妥善处理标本等操作规范。该检查需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确保检查过程安全有效。
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检查前需对操作区域进行常规消毒,操作者应佩戴无菌手套并使用一次性无菌器械,避免交叉感染。使用碘伏或酒精对穿刺部位消毒,范围应超过拟操作区域5厘米以上,铺无菌洞巾确保无菌区域。
2、正确选择器械
根据患者乳房组织厚度、病灶位置选择合适的活检钳型号,通常选用8G-14G的真空辅助活检针。需检查器械完整性,确认活检钳开合顺畅、负压吸引装置运作正常,必要时准备备用器械。
3、规范操作手法
在超声或钼靶引导下准确定位病灶,进针角度应与影像引导平面平行。夹取组织时应快速开启闭合活检钳,单次取材时间控制在2秒内,同一穿刺点连续取材不超过3次,避免组织挤压伤。
4、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操作过程中持续与患者保持沟通,询问疼痛、胸闷等不适。每完成一次取材后需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时应暂停操作,给予平卧位并监测生命体征。
5、妥善处理标本
取材后立即将组织放入10%甲醛固定液,标注患者信息及取材部位。对血性标本需用滤纸吸除多余血液,确保每份标本量足够病理检查,一般需获取3-5条组织,每条长度不少于1厘米。
进行乳房钳检查时,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影像引导技术,术前需再次核对影像资料与穿刺定位。术后需加压包扎穿刺点20分钟,指导患者3日内避免上肢剧烈活动,出现持续疼痛或血肿应及时返院处理。所有操作步骤均应详细记录在病历中,包括取材数量、部位及患者反应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