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脱氢酶检测在体检中主要用于评估组织损伤程度、辅助诊断疾病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其意义包括筛查心肌梗死、肝脏病变、恶性肿瘤及溶血性疾病等。乳酸脱氢酶广泛存在于心、肝、骨骼肌等组织中,当细胞受损时释放入血,可作为非特异性指标提示潜在健康问题。
1、评估组织损伤
乳酸脱氢酶是细胞损伤的标志物。心肌梗死发生时,心肌细胞破裂导致乳酸脱氢酶释放,通常在发病后12-24小时升高,持续约10天。骨骼肌损伤或剧烈运动后,该酶也会短暂升高,需结合肌酸激酶等指标鉴别。
2、辅助心脏疾病诊断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主要存在于心肌。急性心肌梗死时LDH1/LDH2比值常大于1,但需结合肌钙蛋白、心电图等综合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轻度升高。
3、监测肝脏疾病
肝细胞损伤时,乳酸脱氢酶与ALT、AST同时升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肝内胆管梗阻或肝癌患者可能显著升高,LDH5同工酶占比增高更具提示性。
4、恶性肿瘤筛查
淋巴瘤、白血病、生殖细胞肿瘤等疾病中,肿瘤细胞代谢旺盛会释放大量乳酸脱氢酶。该指标可用于评估肿瘤负荷,如晚期肝癌患者数值可达正常值10倍以上。
5、识别溶血性疾病
红细胞破裂时释放血红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溶血性贫血、输血反应或疟疾患者该指标显著升高,常伴随血红蛋白尿、黄疸等症状,需结合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确诊。
乳酸脱氢酶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解读。体检发现数值异常时,建议进一步完善心电图、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针对性检查。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检测,采血前需静息15分钟以保证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