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脱氢酶偏高可能与心肌损伤、肝脏疾病、骨骼肌损伤、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相关,具体症状需结合原发疾病判断。该指标升高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心肌损伤
心肌细胞受损后释放乳酸脱氢酶入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部分人伴有乏力或晕厥。一般需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治疗,严重者需进行介入手术。
2、肝脏疾病
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导致肝细胞破坏,可引起该酶数值升高。患者常出现皮肤黄染、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部分伴随肝区隐痛或尿液颜色加深。临床可能使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同时需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
3、骨骼肌损伤
剧烈运动、挤压伤或肌炎等造成横纹肌溶解时,该指标显著上升。典型症状包括肌肉酸痛、四肢无力,严重者可能出现酱油色尿。治疗需立即停止运动,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维生素E软胶囊、辅酶Q10片等药物,并大量补液促进代谢。
4、血液系统疾病
溶血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导致细胞大量破坏时,可能出现该指标异常。患者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发热、皮下出血等症状,部分伴随淋巴结肿大。需根据具体病因使用环孢素软胶囊、地拉罗司分散片、注射用阿糖胞苷等药物,必要时需输血或骨髓移植。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和外伤,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若持续存在酶学指标异常,建议到心血管内科、血液科或消化内科就诊,通过心肌酶谱、肝脏超声、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