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钙化可能是生理性改变,也可能与乳腺增生、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疾病有关,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原因判断。大多数钙化为良性病变,但部分可能提示恶性风险,需进一步检查明确。
1、生理性钙化
乳腺组织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退行性改变,钙盐沉积在乳管或腺泡中形成微小钙化灶。哺乳期女性乳汁中钙盐沉积也可能出现钙化,通常无疼痛或肿块,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乳腺超声或钼靶即可。
2、乳腺增生
内分泌紊乱导致乳腺腺体过度增生,局部细胞代谢异常可能形成粗大、散在的钙化灶。患者常伴随乳房胀痛、结节感,可遵医嘱使用乳癖消片、红金消结胶囊、逍遥丸等中成药调理,配合热敷缓解症状。
3、恶性肿瘤
乳腺癌细胞异常增殖可能导致成簇状、泥沙样的微钙化,这类钙化灶形态不规则且密度不均。患者可能触及无痛性肿块或出现乳头溢液,需通过乳腺X线摄影定位,并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确诊。确诊后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化疗或靶向治疗。
日常建议发现乳腺钙化时完善影像学检查,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乳腺筛查。若钙化灶伴有边界不清的肿块或皮肤改变,需及时就诊乳腺外科,避免延误恶性病变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