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预防创伤后留下明显伤痕

任诗峰 皮肤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预防创伤后留下明显瘢痕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伤口及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一般可通过及时清创、外用药物、压力治疗、激光治疗以及手术修复等方式减少瘢痕形成。

1、及时清创

创伤发生后需立即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清洁伤口,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若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建议由医生进行专业缝合处理,促进皮肤组织对合生长。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加重局部炎症反应。

2、外用药物

在伤口愈合后早期阶段(约拆线后1周),可遵医嘱使用硅酮凝胶、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抗瘢痕药物。硅酮制剂通过封闭保湿作用抑制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多磺酸粘多糖可软化瘢痕组织,建议每日涂抹2-3次并持续使用3个月。

3、压力治疗

适用于四肢等平坦部位的瘢痕预防,通过穿戴弹力绷带或压力衣对愈合部位施加25-40mmHg压力,持续压迫6-12个月。这种机械压力可减少局部血供,抑制胶原蛋白异常沉积,尤其对烧伤后瘢痕效果显著。

4、激光治疗

点阵激光或脉冲染料激光可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过度增生的毛细血管,调节胶原重塑过程。建议在创面完全上皮化后开始治疗,通常需要3-5次间隔4-8周的疗程,能有效改善瘢痕颜色和质地。

5、手术修复

对于存在明显瘢痕增生倾向的伤口,可在清创时采用美容缝合技术,使用可吸收缝线进行皮下减张缝合。已形成的增生性瘢痕可通过瘢痕切除术结合术后放疗进行干预,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预防瘢痕形成需在创伤愈合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建议在伤口处理后1个月内开始瘢痕干预。若发现瘢痕出现红、肿、痒、突出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到整形外科就诊,在瘢痕成熟前(6-12个月)进行干预可获得最佳预后。日常需注意防晒,避免反复摩擦刺激瘢痕部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