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舌诊时如何通过舌苔颜色判断身体健康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舌诊时通过舌苔颜色判断身体健康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常舌苔颜色可分为白苔、黄苔、灰黑苔以及剥落苔等类型,不同颜色可能反映体内寒热虚实等病理状态。

1、白苔

正常舌苔为薄白湿润,若出现厚白苔多提示寒证或湿证。外感风寒初起时可见薄白苔,而苔白厚腻则常见于痰湿内蕴或脾虚湿困,患者多伴有畏寒、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此类情况需注意温阳散寒或健脾祛湿。

2、黄苔

黄色越深提示热邪越重。薄黄苔多见于风热表证,厚黄苔则常见于湿热内蕴或胃肠实热,如肝胆湿热者舌苔黄腻,常伴有口苦、尿黄症状。此类体质需清热利湿,避免辛辣燥热食物。

3、灰黑苔

此类舌苔多属危重证候。灰黑而湿润者提示阴寒内盛,可见于肾阳虚衰;干燥灰黑苔则多为热极伤阴,如严重感染性疾病后期。这类舌象需立即就医,结合全身症状辨证施治。

4、剥落苔

舌苔局部剥落呈地图状,多属气阴两虚。小儿见花剥苔可能与脾胃失调有关,成人出现镜面舌(全无舌苔)常见于重症阴虚或胃气衰败,需滋阴生津调理。

需注意舌诊需结合舌质、舌态综合判断,且饮食染色(如咖啡、火龙果)可能导致假象。日常观察舌苔应选择晨起未进食时,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若持续出现异常舌苔并伴有不适症状,建议至中医科进行专业辨证,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