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肌肉酸痛但无外伤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感染性疾病、纤维肌痛综合征等病理因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具体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时间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肌肉乳酸堆积,引发酸痛感。这种酸痛通常在休息后1~3天自行缓解,适当热敷、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代谢产物排出。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前后做好拉伸。
2、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或COVID-19等感染性疾病常伴随全身肌肉酸痛症状。这些病原体产生的炎性因子会刺激神经末梢,同时发热状态加速肌肉代谢,可能加重不适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奥司他韦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纤维肌痛综合征
该病属于中枢神经敏感化疾病,表现为广泛性肌肉压痛和僵硬感。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睡眠障碍、疲劳等症状,需通过排除法诊断。治疗通常采用阿米替林片、普瑞巴林胶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等物理疗法改善症状。
若排除了运动过量等生理因素后,肌肉酸痛仍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皮疹等情况,建议到风湿免疫科或疼痛科就诊。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寒冷刺激,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