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持续不断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湿疹、荨麻疹、糖尿病、肝胆疾病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病理性因素有关。若瘙痒反复发作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查明病因。
1、湿疹
湿疹是由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异常引发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性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渗出,并伴随剧烈瘙痒。炎症反应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瘙痒反复发作。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等外用糖皮质激素,严重者需联合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
2、荨麻疹
该疾病主要由过敏反应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皮肤出现风团样皮疹和瘙痒。急性荨麻疹发作时瘙痒剧烈但持续时间短,慢性荨麻疹则可能持续六周以上。治疗常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二代抗组胺药,顽固性病例需配合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
3、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起皮肤神经纤维变性,导致神经性瘙痒,以下肢和躯干部位多见。患者常伴有口干、多饮、多尿等典型症状。需通过胰岛素注射液、二甲双胍片等药物控制血糖,同时使用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改善神经病变。
4、肝胆疾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会导致胆盐沉积在皮肤,刺激感觉神经引发瘙痒,夜间加重是其特点。患者多伴有黄疸、皮肤抓痕等症状。治疗需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5、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加速皮肤代谢引发干燥瘙痒,甲状腺功能减退则因皮肤粘多糖沉积导致瘙痒。两类疾病分别伴随心悸、手抖或畏寒、脱发等症状。需根据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左甲状腺素钠片或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治疗。
出现持续性瘙痒时应避免过度搔抓,穿着棉质透气衣物,控制洗澡水温在40℃以下。若瘙痒持续两周未缓解,或伴随皮肤溃破、发热、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或内分泌科就诊,通过血液检测、皮肤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