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年龄增长是否更容易引起高血压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高血压的发生与年龄增长有一定相关性,但并非所有老年人都会患病。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的自然减退和动脉硬化风险增加,确实可能提升高血压的患病概率,但具体是否发病还受其他因素综合影响。

1、血管弹性下降

人体血管中的胶原纤维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弹性纤维减少,导致血管壁硬化。这种结构改变会使心脏泵血时外周阻力增大,长期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研究显示60岁以上人群收缩压平均比年轻人高10-20mmHg。

2、代谢功能变化

年龄增长常伴随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改变等代谢异常。这些变化可能影响血压调节机制,增加水钠潴留风险,进而促进血压上升。此类代谢异常与遗传因素存在交互作用。

3、继发性疾病风险

老年人肾功能逐渐减退,肾小球滤过率每年下降约1%,影响钠离子排泄能力。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可能造成肾动脉狭窄,这些病理改变都可能成为血压升高的诱因。

定期监测血压对40岁以上人群尤为重要。建议每年至少测量2次血压,日常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低于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已确诊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降压方案,同时注意监测心肾功能指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