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哪些因素会导致真菌感染?

任诗峰 皮肤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真菌感染的发生通常与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受损、潮湿环境、个人卫生不良以及抗生素滥用等因素有关。若存在上述风险因素,建议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必要时就医治疗。

1、免疫力低下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皮肤和黏膜对真菌的防御能力减弱,容易发生念珠菌、隐球菌等感染。患者常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需遵医嘱使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

2、皮肤屏障受损

烧伤、外伤、湿疹或长期佩戴不透气敷料等情况会破坏皮肤完整性,有利于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病原体定植。此类感染多表现为局部红斑、脱屑,可外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等治疗。

3、潮湿环境

足部多汗、长期穿胶鞋或生活在高温高湿地区,皮肤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容易滋生真菌。建议每日用清水清洗后保持干燥,鞋袜选择透气材质,必要时使用硝酸咪康唑散等保持局部干爽。

4、个人卫生不良

共用毛巾、浴盆等生活用品可能传播真菌孢子,不勤换内衣裤会增加会阴部念珠菌感染风险。日常应注意个人物品专人专用,贴身衣物每日更换并用沸水烫洗消毒。

5、抗生素滥用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导致白色念珠菌等条件致病菌过度增殖,可能引发口腔念珠菌病或肠道真菌感染。需严格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口服制霉菌素片调节菌群平衡。

日常生活中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应定期复查。若出现皮肤持续瘙痒、异常脱屑或黏膜白斑等症状,需尽早就医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明确诊断后针对性用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