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肾结石主要由哪些物质沉积引起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肾结石主要由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磷酸铵镁以及胱氨酸等物质沉积引起。这些成分在尿液中过度饱和后容易结晶析出,逐渐聚集形成结石。不同成分的结石形成机制和诱因存在差异,需通过成分分析明确具体类型。

1、草酸钙

草酸钙结石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肾结石的70%-80%。长期摄入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茶叶)或肠道吸收草酸过多时,尿液中草酸浓度升高,与钙结合形成结晶。此外,维生素C过量摄入、脱水等也会促进其形成。日常需限制高草酸食物,适当补钙可减少草酸吸收。

2、磷酸钙

约占结石的10%-15%,多与尿液pH值升高(>7.0)有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等疾病会导致尿钙排泄增加和碱性尿环境,促进磷酸钙沉积。此类结石易复发,需定期监测血钙、尿钙水平。

3、尿酸

高尿酸血症患者尿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在pH值小于5.5的酸性环境中易析出结晶。常见于痛风、高嘌呤饮食或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通过碱化尿液、限制海鲜和红肉摄入可降低风险。

4、磷酸铵镁

这类结石约占5%-10%,主要由尿路感染(如变形杆菌感染)引发。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呈碱性,促使磷酸铵镁结晶沉积。控制感染是预防此类结石复发的关键。

5、胱氨酸

属于遗传性胱氨酸尿症导致的罕见结石,仅占1%-2%。由于肾小管对胱氨酸重吸收障碍,尿中胱氨酸浓度超过溶解度时形成结晶。需长期碱化尿液并增加饮水量。

出现肾结石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结石成分分析,根据具体类型调整饮食结构和治疗方案。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5-3升,限制钠盐摄入,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若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