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患者是否会进展为肾衰竭需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判断,不能一概而论。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且病情稳定,可能长期维持肾功能;若未及时干预,则可能逐渐进展为肾衰竭。
1、病情严重程度
慢性肾炎早期肾损伤较轻,通过规范治疗可能延缓肾功能恶化。若病理类型较重(如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或已出现大量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表现,肾功能受损风险较高。
2、治疗依从性
长期遵医嘱使用缬沙坦、氯沙坦等降压药控制血压,或使用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若患者自行停药或未规律复诊,可能导致肾功能持续下降。
3、合并症管理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时,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糖维持在空腹7.0mmol/L以下。若血压、血糖长期未达标,可能加速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
慢性肾炎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每3-6个月复查一次。日常应保持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若出现水肿加重、尿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