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指标通常包括精液分析、激素水平、卵巢储备功能等检查项目,用于评估男女生育能力。不同指标的参考范围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检测方法和个体情况综合判断。
1、精液分析
正常精液量应≥1.5ml,精子浓度≥15×10⁶/ml,前向运动精子比例≥32%,正常形态精子比例≥4%。精液液化时间应小于60分钟,pH值在7.2-8.0之间。精子DNA碎片率(DFI)通常应小于30%,过高的碎片率可能影响受精能力。
2、激素水平
男性血清睾酮应在9.45-37.45nmol/L,女性卵泡期促卵泡激素(FSH)应小于10IU/L,促黄体生成素(LH)在2-15IU/L。抗苗勒管激素(AMH)反映卵巢储备,正常育龄女性通常在1.0-4.0ng/ml。孕酮在黄体中期需>10ng/ml,雌激素排卵前应达200-300pg/ml。
3、卵巢储备功能
基础窦卵泡数(AFC)单侧卵巢正常5-10个,AMH小于1.0ng/ml提示卵巢储备下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AMH常>4.7ng/ml。输卵管通畅性检查需结合超声造影或X线造影判断,排卵监测需通过B超观察卵泡发育至18-25mm。
建议备孕夫妇在孕前3-6个月进行系统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避免接触高温环境或化学毒物。若发现指标异常应及时到生殖医学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调理或辅助生殖治疗,避免自行服用促排卵药物或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