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多见于中老年人可能与年龄增长导致的生理变化、慢性疾病影响以及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具体原因包括褪黑素分泌减少、基础疾病干扰睡眠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1、生理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功能逐渐减退,这种激素对维持正常睡眠节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睡眠结构会发生改变,表现为深睡眠时间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增加,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这些生理性改变使得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入睡困难或早醒。
2、慢性疾病影响
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疼痛等基础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高发。疾病本身带来的躯体不适,如关节疼痛、夜尿增多、皮肤瘙痒等症状,会直接影响夜间睡眠连续性。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夜间平卧时呼吸困难加重可导致频繁觉醒。
3、药物副作用
治疗慢性病常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某些降压药等,可能产生中枢神经兴奋作用。长期使用镇静安眠药物还可能引发药物依赖,突然停药时易出现反跳性失眠。此外,部分中老年人自行服用的保健品中含咖啡因等成分,也可能干扰睡眠。
中老年人出现持续性失眠时,建议通过调整作息时间、营造安静睡眠环境、适度日间运动等方式改善睡眠质量。若伴有基础疾病或正在服用可能影响睡眠的药物,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滥用安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