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高度近视是否会导致视网膜脱落发生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高度近视可能会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属于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这种情况与眼轴增长、视网膜变薄等结构改变密切相关,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发生。

1、眼轴变长

高度近视患者眼球前后径延长,导致视网膜被拉伸变薄,尤其是周边部位容易出现变性区。这种结构脆弱性会使视网膜抗牵拉能力下降,轻微外力或震动就可能引发脱离。临床数据显示,高度近视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的50%-60%。

2、玻璃体液化

随着近视度数加深,玻璃体液化速度加快,部分患者会出现玻璃体后脱离。当液化的玻璃体对视网膜产生异常牵拉时,可能形成马蹄形裂孔,继而引发视网膜下液积聚。这种病理过程在600度以上近视人群中更为明显。

3、视网膜裂孔形成

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等退行性病变,在高度近视眼中发生率显著增高。这些病变区域容易在眼球运动或外力作用下形成全层裂孔,成为液体进入视网膜下间隙的通道。

定期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若突然出现闪光感、大量飞蚊或视野缺损等症状,需在24小时内就诊。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跳水、蹦极等剧烈运动,高度近视患者建议选择非对抗性运动方式。视网膜裂孔可通过激光光凝进行封闭,已发生脱落时需尽快手术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