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视网膜脱落能否通过定期检查预防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视网膜脱落的发生可能通过定期检查进行一定程度的预防,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定期眼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视网膜裂孔、变性区等潜在风险,从而及时干预,降低发展为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1、发现视网膜裂孔或变性区

视网膜裂孔是视网膜脱落的重要诱因之一。通过散瞳检查、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到视网膜变薄区域或微小裂孔。若及时发现,可采用激光光凝或冷冻疗法封闭裂孔,避免液体积聚导致视网膜脱离。

2、监测高危人群

高度近视、眼外伤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视网膜脱落家族史的人群属于高危群体。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详细眼底检查。例如,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者眼轴较长,视网膜受牵拉力度大,出现格子样变性等病变的概率较高,密切监测可显著降低50%以上的脱落风险。

3、识别早期症状

检查时可评估飞蚊症突然增多、闪光感等前驱症状。若患者主诉视野出现幕状遮挡或视力急剧下降,结合三面镜等检查能快速判断是否发生视网膜浅脱离,此时及时手术复位的成功率可达90%以上。

视网膜脱落高危人群建议至少每年接受一次专业眼底检查,出现视物变形、闪光感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日常需避免剧烈碰撞、过山车等可能诱发脱离的活动,高度近视者应控制近视度数增长。任何预防措施都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已发生病变者需严格遵循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