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鼠妇咬伤后需及时进行伤口清洁消毒、局部冷敷、外用药物处理,必要时可配合口服药物或就医治疗。鼠妇受刺激时可能通过尾部防御性结构接触人体,通常不会造成严重伤害,但需预防继发感染和过敏反应。
1、清洗消毒
立即用流动的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随后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消毒液擦拭。鼠妇体表可能携带细菌,彻底清洗能降低感染风险,若存在皮肤破损需着重消毒处理。
2、局部冷敷
用毛巾包裹冰袋在咬伤处冷敷10-15分钟,每日3-4次。低温可收缩血管减轻红肿热痛,对于局部肿胀明显的患者效果显著,但需避免冻伤皮肤。
3、外用药物
清洗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药膏预防感染。若出现丘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可局部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薄涂后保持透气。
4、口服药物
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时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若伤口出现化脓、渗液等感染迹象,需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
5、就医处理
当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心悸等严重过敏反应,或伤口持续红肿热痛超过48小时,需立即前往急诊科处理。特殊体质患者可能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进行抗感染治疗。
被鼠妇咬伤后需保持创面干燥清洁,避免搔抓导致二次损伤。建议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观察24-48小时局部变化。若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或伤口出现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到皮肤科或急诊科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清创或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