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淋巴结肿大、高热寒战以及呼吸困难等,具体表现可能因临床类型不同有所差异。常见类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需根据具体症状进行鉴别。
1、腺鼠疫
淋巴结肿痛是腺鼠疫最典型的症状,多见于腹股沟、腋下或颈部。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坚硬,与周围组织粘连,常伴随剧烈疼痛。患者可能出现体温骤升至39-40℃,伴有寒战、头痛及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部分病例可见皮肤瘀斑或出血点。
2、肺鼠疫
主要表现为剧烈胸痛、咳嗽伴血性痰,呼吸频率加快且出现呼吸困难。该型病情进展迅猛,患者在24-36小时内可能出现严重呼吸衰竭,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口唇及四肢末梢呈现紫绀,胸部X线可见肺部浸润性阴影。
3、败血型鼠疫
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体温持续在40℃以上,伴有意识模糊、谵妄等神经系统症状。皮肤黏膜广泛出血,可见鼻出血、便血或血尿,常并发感染性休克,肝脾肿大较为明显,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
出现突发高热、淋巴结肿大等疑似症状时,需立即前往传染病专科医院就诊。疫区居民应避免接触啮齿类动物,加强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处理病例时需严格执行三级防护。早期使用链霉素、多西环素等抗生素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