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床通过均匀分散压力、减少局部受压、促进血液循环等方式帮助预防长期卧床患者的压疮。其主要作用包括压力再分布、降低剪切力、维持皮肤干燥、改善组织灌注以及提升舒适性。
1、压力再分布
水床利用水的流动性,可使体表压力均匀分散,避免骨突部位长时间受压。这种动态支撑能减少局部组织缺血缺氧,降低压疮发生风险。
2、降低剪切力
当患者改变体位时,水床表面顺应身体移动,减少皮肤与床面摩擦产生的剪切力。这种特性有助于保护表皮完整性,防止表皮损伤形成压疮。
3、维持皮肤干燥
部分水床系统具备温度调节功能,可控制表面温度在28-32℃之间,既能减少出汗导致的皮肤潮湿,又能避免低温造成的血液循环障碍。
4、改善组织灌注
水床的波动效应可产生类似按摩的作用,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增加组织血液供应,加速代谢废物排出,维持皮肤健康状态。
5、提升舒适性
柔软的水床表面可顺应身体曲线,减少体位性疼痛。良好的舒适度有助于患者保持放松状态,降低因疼痛引发的频繁移动造成的皮肤摩擦损伤。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建议每2小时调整一次体位,配合使用水床时仍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观察骨突部位皮肤情况,发现局部发红或皮温升高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预防性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