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髓移植后可能出现哪些排异反应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骨髓移植后可能出现的排异反应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感染、肝静脉闭塞病、间质性肺炎以及免疫系统异常等。这些反应的发生与供受者免疫系统差异、移植后免疫抑制状态等因素相关。

1、移植物抗宿主病

这是供体免疫细胞攻击受体组织引起的排异反应,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反应多发生在移植后100天内,表现为皮疹、腹泻、黄疸;慢性反应则可能持续数月或数年,可累及皮肤、口腔、眼部及内脏器官,导致硬化性皮肤病变或干燥综合征。

2、感染

移植后因免疫抑制剂使用和骨髓功能未完全恢复,患者易发生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曲霉菌,可能引发肺炎、肠炎或败血症,尤其在移植后前6个月感染风险最高。

3、肝静脉闭塞病

由于预处理化疗损伤肝窦内皮细胞,约10%-20%患者会在移植后3周内出现肝肿大、腹水、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肝功能衰竭,需通过超声和凝血指标监测。

4、间质性肺炎

多由巨细胞病毒感染或放疗损伤引起,通常在移植后2-3个月发病,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胸部CT可见弥漫性磨玻璃样改变,严重时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5、免疫系统异常

包括免疫重建延迟导致的反复感染,以及免疫调节失衡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溶血性贫血等,可能持续至移植后1-2年。

移植后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严格遵循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若出现发热、皮疹、呼吸困难或持续腹泻等症状,应立即联系移植团队。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并按计划完成疫苗接种重建免疫保护。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