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测的正确操作通常包括选择体位、涂抹耦合剂、定位胎心、监测时长和记录数据等步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选择体位
孕妇通常采取左侧卧位,可在腰背部垫软枕保持舒适。此体位有助于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供血。若无法坚持左侧卧位,可选择半卧位,但需避免平躺导致仰卧位低血压。
2、涂抹耦合剂
在超声探头表面均匀涂抹医用耦合剂,用量需覆盖探头接触面。耦合剂可消除皮肤与探头之间的空气层,确保声波传导效果。若耦合剂不足会导致信号断续,过多则易污染衣物,建议使用前预热至接近体温。
3、定位胎心位置
孕18周前可在耻骨联合上方3横指处探测,孕28周后根据胎位选择探测点:头位者在脐下两侧,臀位者在脐上两侧。操作时需沿子宫底缓慢弧形移动探头,当听到规律"滴答"声且频率在110-160次/分时为正确胎心音,需与母体动脉搏动声区分。
4、监测时长
每次持续监测20-40分钟,需包含胎动时段。正常胎心基线变异幅度为6-25次/分,若出现胎心过速(>160次/分)或过缓(小于110次/分),或监测期间未捕捉到胎动,应延长监测时间至60分钟,并立即联系医生。
建议选择胎动活跃时段(餐后1小时)进行监测,室温保持22-24℃避免干扰。家用胎心仪每日使用不超过3次,探头压力需适度以免诱发宫缩。监测后擦净耦合剂,若胎心音突然变弱或消失,可能因胎儿改变体位,可间隔30分钟重测。出现异常波形或持续异常心率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