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筛主要用于评估胎儿是否存在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该检查属于产前筛查手段,其准确性有一定局限性,不能作为最终诊断依据。唐筛的准确率受孕妇年龄、检测孕周等多种因素影响,通常21-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在60%-90%之间。
1、检测目标
唐筛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甲胎蛋白、游离β-HCG等生化指标,结合孕周、年龄等参数,评估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概率。其主要筛查21-三体、18-三体综合征及神经管缺陷。
2、准确性特点
该检查的假阳性率约为5%,意味着部分正常孕妇可能被误判为高风险。对于35岁以上高龄孕妇,由于基础风险升高,唐筛的阴性预测值会显著下降,此时建议直接进行产前诊断。
3、检测局限性
唐筛属于概率评估而非确诊手段。筛查高风险者需通过绒毛取样、羊水穿刺等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认,而低风险结果也不能完全排除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
孕妇应在孕15-20周进行唐筛检测,建议结合胎儿颈项透明层超声检查提高筛查效能。若筛查结果异常或存在高危因素,应及时到产前诊断中心接受专业遗传咨询。所有检测结果均需由产科医生结合其他临床信息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