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后的正确处理通常包括降温处理、保护创面、药物治疗、预防感染以及及时就医等步骤,需根据烫伤程度采取相应措施。若烫伤面积较大或出现皮肤破溃,建议立即就医。
1、降温处理
烫伤后需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或用冷毛巾湿敷。此方法能降低皮肤表面温度,减少热量向深层组织扩散,缓解疼痛和肿胀。注意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创面,以免加重损伤。
2、保护创面
浅表烫伤应避免摩擦或刺破水泡,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若水泡已破,需用生理盐水清洁后涂抹抗生素软膏,防止细菌侵入。切勿涂抹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可能引发感染。
3、药物治疗
轻度烫伤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湿润烧伤膏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这些药物能促进创面修复,减轻炎症反应。使用前需清洁创面,每日换药1-2次。
4、预防感染
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定期消毒换药。若出现红肿加剧、渗液增多或发热等症状,可能需口服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深二度以上烫伤患者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及时就医
当烫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涉及面部或会阴部,或出现焦痂、组织炭化等情况,需立即到烧伤科就诊。三度烫伤可能需清创植皮手术,延误治疗易导致瘢痕增生或功能障碍。
处理过程中应避免强行撕除粘连衣物,可用剪刀剪开衣物。恢复期注意避免日晒,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若创面愈合后出现色素沉着或瘢痕,可咨询医生进行激光治疗或压力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