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试验是一种通过触诊方式辅助诊断肛周疾病的临床检查方法,尤其对肛瘘、肛周脓肿等病变的定位有重要参考价值。其诊断过程主要基于对肛管及周围组织的触诊感知异常结构。
1、触诊内口位置
检查者将食指伸入患者肛管,沿齿状线附近区域进行环形触诊。当触及条索状硬结或凹陷时,提示可能存在肛瘘内口,该体征在肛瘘患者中阳性率可达60%-80%,是判断瘘管起源的重要依据。
2、判断瘘管走向
在触诊过程中,通过感知皮下条索状物的延伸方向,可初步判断瘘管的走行路径。低位单纯性肛瘘通常可触及清晰走向,而高位复杂性瘘管可能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3、鉴别脓肿范围
当肛周存在脓肿时,触诊可感知局部组织肿胀、温度升高及波动感。通过提灯试验的动态触压,有助于区分表浅脓肿与深部脓肿,对手术切口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4、评估括约肌损伤
在慢性肛瘘或反复感染病例中,触诊可发现括约肌连续性中断,提灯试验时配合肛门收缩动作,可辅助判断括约肌损伤程度,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该检查需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检查前应做好润滑和体位准备。异常触诊结果需结合肛镜、MRI或超声检查进一步验证,避免单一检查的局限性。对于急性感染期患者,检查时需注意操作轻柔,防止炎症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