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主要特征是皮肤和黏膜出现松弛性水疱、糜烂。确诊天疱疮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间接免疫荧光检查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1、临床表现
患者皮肤和黏膜常出现薄壁易破的水疱,疱壁松弛,轻轻摩擦或压迫可导致表皮剥脱,即尼氏征阳性。口腔黏膜受累常见,表现为反复糜烂、疼痛。
2、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皮肤活检观察水疱形成位置,寻常型天疱疮可见表皮内水疱和棘层松解细胞,落叶型天疱疮则表现为颗粒层或角质层下方的裂隙。
3、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取皮损周围皮肤进行检测,可见IgG和C3在表皮细胞间呈网状沉积,这是诊断天疱疮的重要依据。
4、间接免疫荧光检查
检测血清中存在的抗桥粒芯蛋白抗体,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有助于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
5、鉴别诊断
需与大疱性类天疱疮、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疾病进行区分,通过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免疫学检测综合判断。
若出现皮肤黏膜反复起疱、糜烂等症状,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系统性治疗方案,不可自行使用外用药物或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