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发生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其常见诱因包括饮食不当、饮酒过量、肥胖或代谢异常、某些药物或疾病等。当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时,可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1、高尿酸血症
这是痛风的病理基础。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会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超过420μmol/L的饱和点,尿酸盐在关节滑膜、软骨等部位沉积,形成针状结晶刺激组织引发急性关节炎。患者可能出现夜间突发性关节红肿热痛,以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
2、饮食不当
过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等,会增加尿酸生成。研究显示每日摄入超过150g红肉的人群,痛风发病风险增加21%。此外,高果糖饮料会通过促进ATP分解加速尿酸生成。
3、饮酒过量
乙醇代谢会促进乳酸生成,竞争性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啤酒本身含有大量鸟嘌呤核苷,临床试验表明每日饮用350ml啤酒可使痛风发作风险增加49%。
4、肥胖或代谢异常
体重超标者脂肪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会干扰尿酸代谢,约50%痛风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状态会降低肾脏尿酸清除率,研究显示BMI每增加1kg/m²,血尿酸水平上升约16μmol/L。
5、药物或疾病影响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等药物可能影响尿酸排泄。肾脏疾病患者尿酸排泄能力下降,白血病等骨髓增殖性疾病因细胞代谢旺盛导致尿酸生成增多。
存在上述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或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降尿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别嘌醇、非布司他等抑制生成剂,或苯溴马隆等促排剂,需在风湿科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