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骨折的正确诊断与治疗通常包括临床表现评估、影像学检查、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法。具体方案需根据骨折类型、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其他损伤综合判断。
1、临床表现评估
医生会询问患者受伤过程,观察是否存在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耳鼻流血或脑脊液漏等症状。体格检查重点评估瞳孔反应、肢体活动及神经系统体征,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颅内损伤。
2、影像学检查
CT扫描是首选诊断手段,能清晰显示颅骨骨折线位置、凹陷深度及颅内出血情况。X线片可辅助判断线性骨折,MRI则用于评估脑实质损伤程度。对于开放性骨折,需进行伤口探查以明确污染情况。
3、保守治疗
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微凹陷的闭合性骨折。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变化。伴有脑脊液漏者需避免擤鼻、咳嗽等增加颅内压的动作。
4、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疼痛明显者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禁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甘露醇可用于控制脑水肿,剂量需根据颅内压调整。
5、手术治疗
开放性骨折需在6-8小时内行清创缝合,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凹陷骨折超过1cm或压迫脑组织时需手术复位。合并颅内血肿或严重脑挫裂伤者需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需进行颅内压监测。
出现头部外伤后应立即就医检查,避免自行处理伤口或服用不明药物。治疗期间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意识状态变化。康复期需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开展认知训练和物理治疗,3-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CT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所有治疗均应在神经外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