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头晕可能与高血压、颈椎病、脑供血不足、耳石症以及贫血等问题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若频繁出现头晕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高血压
血压升高可能导致脑血管压力增大,引起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恶心或视物模糊。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片、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等药物控制血压,同时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2、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病变可能压迫椎动脉或神经根,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头晕、颈肩酸痛或上肢麻木。治疗时可选择甲钴胺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配合牵引、理疗等物理治疗。
3、脑供血不足
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狭窄可能减少脑部血流量,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突发性头晕、肢体无力或言语不清。通常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改善循环和稳定斑块。
4、耳石症
内耳耳石脱落可能刺激半规管引发眩晕,表现为体位改变时出现短暂头晕、恶心或眼球震颤。确诊后可通过手法复位治疗,必要时使用倍他司汀片、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5、贫血
铁元素或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导致血红蛋白减少,引起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需根据贫血类型选择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B12片、叶酸片等补充剂,同时排查消化道出血等潜在病因。
日常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突然起身或过度劳累。饮食上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铁的食物。若头晕持续不缓解或伴随意识障碍、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应立即到神经内科就诊,完善血压监测、颈动脉超声、头颅CT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