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突然吐血可能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疾病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消化性溃疡
胃酸和消化酶侵蚀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溃疡,当溃疡累及血管时可引发呕血,常伴有黑便、上腹部疼痛等症状。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抑制胃酸并保护黏膜,严重出血需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2、急性胃炎
酒精、非甾体抗炎药或细菌感染等因素可导致胃黏膜急性炎症和出血,表现为呕血、恶心、上腹烧灼感。治疗可选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硫糖铝混悬凝胶、枸橼酸铋钾胶囊等药物,同时需停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或进行抗感染治疗。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可发生大量呕血,常伴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需紧急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特利加压素注射液等药物降低门脉压力,并行内镜下套扎或组织胶注射止血。
若出现吐血症状,应立即禁食并保持侧卧位避免误吸,尽快前往医院完善胃镜、血常规等检查。日常需避免暴饮暴食、过量服用止痛药等伤胃行为,肝硬化患者需定期复查胃镜评估静脉曲张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