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康复期间需要注意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康复锻炼以及避免过早负重等事项。康复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复查。
1、休息制动
崴脚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使用弹性绷带或护踝支具固定踝关节,避免患处继续受力。严重者需遵医嘱使用石膏或夹板固定,制动时间通常为2-3周,具体根据韧带损伤程度调整。
2、冷敷热敷
急性期48小时内可每2小时冰敷15-20分钟,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肿胀。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需注意冷热敷时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或烫伤。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局部肿胀者可外用七叶皂苷钠凝胶、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但需避开皮肤破损处。
4、康复锻炼
急性期过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抗阻训练等康复锻炼,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避免引发二次损伤,训练后出现疼痛需立即停止。
5、避免过早负重
韧带修复期间需严格拄拐行走,完全负重时间需根据MRI检查结果确定。通常Ⅰ度韧带损伤需2周,Ⅱ度损伤需3-4周,Ⅲ度损伤需6周以上,过早负重易导致关节不稳。
康复期间需保持患肢抬高,夜间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15-20厘米。若出现肿胀加剧、皮肤青紫加重或持续疼痛超过1周,应及时复查X线或MRI排除骨折、韧带完全断裂等情况。饮食上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软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