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为什么心理压力会导致抑郁症

黄鹏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心理压力可能导致抑郁症通常与神经递质失衡、海马体结构改变、免疫系统异常、消极认知模式以及社会支持不足等因素有关。长期的心理压力会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身心功能,进而增加抑郁症的发病风险。

1、神经递质失衡

长期压力可能抑制大脑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传递。这些递质负责调节情绪和动力,其功能不足会导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抑郁症状。

2、海马体损伤

持续压力刺激会引发皮质醇水平升高,这种压力激素具有神经毒性,可能造成海马体神经元萎缩。海马体是记忆和情绪调节的重要脑区,其结构改变会削弱情绪调控能力,形成抑郁的生物学基础。

3、免疫系统异常

慢性压力会激活全身炎症反应,促炎因子如IL-6、TNF-α等可穿透血脑屏障,干扰神经细胞功能。这种神经炎症状态会加剧情绪障碍,并与抑郁症的病程发展密切相关。

4、消极认知模式

长期压力易导致负性认知偏向,表现为对自身、环境和未来的消极评价。这种认知模式会形成恶性循环,降低心理弹性,使个体更容易陷入抑郁状态。

5、社会支持不足

高压环境下若缺乏亲友支持,个体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社会隔离会削弱压力应对能力,同时减少积极情感体验,双重作用下显著增加抑郁风险。

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医生可能会通过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明确诊断,并制定包含认知行为治疗、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度洛西汀等)的综合治疗方案。日常应注意压力管理,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