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的发生可能与药物使用不当、胰岛素瘤、肝肾功能不全、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以及酗酒等原因有关。患者若出现头晕、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药物使用不当
糖尿病患者若过量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格列本脲片或瑞格列奈片等降糖药物,或用药后未按时进食,可能导致血糖过度降低。这类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并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发作。
2、胰岛素瘤
胰腺β细胞肿瘤会异常分泌过量胰岛素,患者常出现空腹低血糖症状,可通过超声内镜、CT等检查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无法手术者可考虑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病情。
3、肝肾功能不全
肝硬化患者肝糖原储备不足,肾功能衰竭者胰岛素代谢减慢,均可能导致血糖调节失衡。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保肝药物,严重者需进行血液透析。
4、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
长期禁食或高强度运动会导致葡萄糖过度消耗,常见于减肥人群和运动员。建议保持规律饮食,运动前后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必要时可口服葡萄糖口服溶液缓解症状。
5、酗酒
酒精会抑制肝糖原分解并阻碍糖异生过程,大量饮酒后12-24小时易发生低血糖。患者常伴意识模糊、体温下降等症状,需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并及时戒酒。
出现反复低血糖症状时,建议监测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必要时进行胰腺影像学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规律饮食,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随身携带急救糖块。若排除生理性因素,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通过系统的医学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