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突然抽筋是身体发出的警示吗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突然抽筋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电解质紊乱、肌肉劳损或神经系统疾病等病理因素有关。若频繁发作或伴随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1、电解质紊乱

体内钙、镁、钾等离子浓度失衡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长期腹泻、孕期营养摄入不足等情况,都可能因电解质丢失引发肌肉痉挛。日常可通过饮用淡盐水、食用香蕉等食物补充,严重时可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门冬氨酸钾镁片等药物。

2、肌肉劳损

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过度运动或寒冷刺激会导致局部肌肉持续性收缩。例如游泳时水温过低易引发小腿抽筋,久坐办公室可能因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手指痉挛。建议运动前充分热身,局部热敷或按摩可放松肌肉,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外用药物。

3、神经系统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时,可能出现下肢放射性抽筋;癫痫、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表现为肌肉强直性痉挛。此类情况常伴有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症状,需配合甲钴胺片、卡马西平片等营养神经或抗癫痫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进行椎间盘减压术等外科干预。

频繁发生抽筋的人群需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下肢保暖,均衡摄入奶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矿物质的食物。若每周发作超过3次,或抽筋后出现肌肉持续酸痛、肌力下降等情况,建议到神经内科进行肌电图、血液电解质等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周围神经病变等潜在疾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