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的常见症状需注意上腹痛、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以及黑便或呕血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胃炎、胃溃疡或胃癌等不同胃部疾病,需结合具体表现及时就医排查。
1、上腹痛
胃病患者常出现中上腹隐痛或钝痛,可能与胃酸刺激黏膜、胃痉挛或溃疡有关。疼痛多在餐后或空腹时加重,伴随胀满感。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夜间痛醒,需警惕胃溃疡穿孔或梗阻可能。
2、反酸烧心
胃食管反流会引起胸骨后灼热感,伴随酸水上涌至咽喉,平躺或弯腰时加重。长期反流可能导致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出现吞咽困难需立即就诊。
3、恶心呕吐
急性胃炎或幽门梗阻时可出现剧烈呕吐,呕吐物含隔夜食物提示胃潴留,呕吐咖啡渣样物需警惕上消化道出血。反复呕吐伴消瘦应排查胃癌可能。
4、食欲减退
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胃癌患者常出现早饱感、厌恶油腻食物等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周且伴体重下降5%以上时,需及时胃镜检查。
5、黑便或呕血
柏油样黑便或鲜红色呕血是消化道出血的典型表现,常见于胃溃疡、胃癌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需立即急诊处理。
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食物。若出现持续腹痛超过1周、反复呕吐无法进食、呕血或体重骤降等情况,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完善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测。40岁以上人群新发胃部症状建议常规筛查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