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的详细流程通常包括预约评估、检查前准备、检查操作、检查后观察等步骤,具体操作需根据医疗机构规范执行。
1、预约评估
检查前需通过消化内科医生评估适应症,预约检查时间。需告知医生过敏史、用药史(特别是抗凝药物)、心脏病史等特殊状况。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可能需要提前5-7天停药。
2、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8小时需完全禁食,4小时禁水,确保胃内无食物残渣。检查前需口服西甲硅油去除胃内气泡,部分患者需含服利多卡因胶浆进行咽喉麻醉。选择无痛胃镜者需提前完成心电图,并由麻醉医师评估麻醉风险。
3、检查操作
患者取左侧卧位,咬住口垫。普通胃镜经口插入电子胃镜,依次观察食管、胃窦、胃角、胃体、贲门及十二指肠球部,操作时长约5-10分钟。无痛胃镜需静脉注射丙泊酚等麻醉药物,在监护下完成检查。发现可疑病变时需进行组织活检。
4、检查后观察
普通胃镜结束后需在候诊区观察30分钟,确认无出血、呼吸困难等异常。无痛胃镜需在复苏室监测至意识完全恢复。术后2小时可饮温水,4小时后进食温凉流质食物,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胃镜检查后若出现持续胸痛、呕血、黑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检查前应严格遵医嘱进行肠道准备,有假牙者需提前取出。病理活检结果通常在3-7个工作日后出具,需按时复诊查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