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可能引起胃疼,若伴随呕血、黑便、体重减轻、贫血或规律性疼痛改变等症状需提高警惕。这些症状通常提示病情进展或存在并发症风险,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呕血
胃溃疡侵蚀胃黏膜血管可能导致呕血,血液多呈咖啡渣样。呕血常提示溃疡较深或损伤较大血管,可能伴随头晕、冷汗等失血表现。需立即就医,避免失血性休克。
2、黑便
胃溃疡出血后血液经肠道分解形成黑便,质地粘稠且带有腥臭味。每日黑便量超过50ml即属于上消化道出血,持续出血会导致血红蛋白下降,需通过胃镜明确出血点并进行止血治疗。
3、体重减轻
胃溃疡影响食物消化吸收,若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10%,需警惕溃疡恶变或并发幽门梗阻。恶性肿瘤导致的溃疡常伴有食欲减退、早饱感,需进行病理活检鉴别。
4、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症状。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30g/L、女性低于120g/L时,需排查消化道慢性出血,同时补充铁剂改善贫血。
5、疼痛规律改变
胃溃疡多表现为餐后0.5-1小时疼痛,若疼痛转为持续性或夜间加重,可能提示溃疡穿透胃壁或发生穿孔。疼痛放射至背部可能伴有胰腺受累,需急诊CT检查评估。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建议完善胃镜检查明确溃疡分期,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等药物,出血严重者可能需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日常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