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是否严重以及长期胃痛是否存在危险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多数情况下,普通胃炎经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但长期胃痛可能提示潜在疾病风险。
1、普通胃炎
大多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通过调整饮食、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症状可缓解,通常不危及生命。此类患者需注意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减少焦虑情绪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2、特殊类型胃炎
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时,胃癌发生风险会升高至普通人群的5-10倍。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炎若未及时根除治疗,可能加速黏膜损伤进程。此类患者建议每1-2年进行胃镜复查。
3、长期胃痛
持续超过3个月的胃痛可能提示消化性溃疡、胃部肿瘤或胆胰疾病。特别是伴随消瘦、黑便、贫血等症状时,胃癌检出率可达15%-20%。胃溃疡患者发生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的概率约为5%-10%。
出现胃部不适建议及时进行胃镜检查,40岁以上人群或高危群体可通过幽门螺杆菌检测、肿瘤标志物筛查等手段评估风险。日常注意保持规律饮食,戒烟限酒,避免滥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助于维护胃黏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