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进行雾化治疗时需特别注意雾化前的准备工作、药物选择、操作规范以及雾化后的护理等,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以下为具体注意事项:
1、雾化前的准备
雾化前应检查雾化器是否清洁、通畅,避免残留药物或杂质影响效果。儿童需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避免平躺导致药液倒流或呛咳。治疗前30分钟避免进食过多,以免雾化过程中因咳嗽引发呕吐。药液需按医嘱剂量配制,不可随意增减用量。
2、药物选择与配比
雾化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等。禁止自行混合中成药或非雾化剂型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药液稀释应使用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或自来水,避免刺激呼吸道。
3、规范操作过程
雾化面罩需紧贴口鼻,避免漏气影响药物吸收。单次雾化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若药液提前用完或儿童明显不适需立即停止。治疗过程中需观察儿童呼吸频率、面色及是否有喘息加剧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终止并就医。
4、雾化后的护理
雾化结束后立即清洗面部,避免药物残留刺激皮肤。协助儿童漱口或饮水,减少口腔及咽部药物沉积。雾化器需拆解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防止细菌滋生。每次使用后需更换一次性配件,避免交叉感染。
儿童雾化治疗需全程在家长或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若治疗期间出现呼吸困难、皮疹或持续性咳嗽等异常反应,应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方案。日常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