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虫一般指血吸虫,其感染人体的途径主要包括接触疫水、饮用疫水以及食用未煮熟的水生植物等。这些传播方式与血吸虫的生活史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需提高警惕并做好预防。
1、接触疫水
血吸虫的尾蚴主要存在于被污染的河水、湖水等疫水中。当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含有尾蚴的水体时,尾蚴可在数秒内穿透皮肤进入体内,引发感染。例如在疫区游泳、捕鱼或涉水劳动时,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2、饮用疫水
若饮用了未经煮沸或消毒的疫水,尾蚴可能通过口腔黏膜侵入人体。这种情况常见于使用河水、湖水作为生活水源的地区,尾蚴可随饮水进入消化道黏膜并完成感染过程。
3、食用未煮熟的水生植物
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若生长在疫区水域,表面可能附着血吸虫尾蚴。生食或未彻底烹煮这些食物时,尾蚴可经口腔或食道黏膜感染人体,导致寄生虫入侵。
若已接触可疑疫水或出现发热、肝区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感染后,医生可能使用吡喹酮片、青蒿琥酯片、蒿甲醚胶囊等药物进行病原治疗。日常应避免接触疫水,饮用安全水源,食用前彻底清洗和烹煮水生植物,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