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下腹痛常见的妇科原因可能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蒂扭转、异位妊娠以及痛经等因素有关。若腹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盆腔炎
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常出现持续性下腹痛,可能伴随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急性发作时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多西环素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慢性期需配合物理治疗。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经期出血刺激盆腔,导致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同房痛。临床常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或使用孕三烯酮胶囊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必要时需腹腔镜手术清除病灶。
3、卵巢囊肿蒂扭转
常见于体位突然改变时,囊肿蒂部发生旋转导致缺血,引发突发性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此为妇科急症,需急诊手术切除囊肿,常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方式解除扭转。
4、异位妊娠
受精卵在输卵管着床后破裂,表现为停经后突发撕裂样腹痛和阴道流血,严重者可休克。确诊后需立即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或使用甲氨蝶呤片进行药物保守治疗。
5、痛经
原发性痛经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表现为经期下腹痉挛性疼痛,可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药物缓解。继发性痛经多与子宫腺肌病相关,需针对病因治疗。
若出现下腹痛伴随阴道出血、发热或晕厥等情况,需立即就诊。日常应注意经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所有药物使用前需经专业医生评估,不可自行盲目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