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下肢浮肿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与某些妊娠期并发症有关,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警惕。多数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因生理性因素出现轻度下肢浮肿,但若伴随其他症状时则需引起重视。
1、生理性浮肿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等因素可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表现为下午或久站后足踝部轻度浮肿,休息或抬高双腿后缓解。此类浮肿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适当活动下肢即可。
2、病理性浮肿
若浮肿在晨起时明显且持续加重,蔓延至面部或全身,或伴随血压升高、尿蛋白阳性、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可能提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如子痫前期)。此外,肾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等疾病也会引起病理性浮肿,需通过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明确诊断。
3、其他异常表现
单侧下肢突发肿胀伴疼痛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而浮肿合并心悸、呼吸困难可能与心脏疾病相关,这些情况均需立即就医。
孕妇应每日监测血压变化,定期进行尿常规和产科检查。若浮肿进展迅速或伴随不适症状,应及时到产科就诊评估,避免延误治疗。日常生活中建议采取左侧卧位休息,穿着宽松衣物,限制高盐饮食,保持适度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