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

赵艳平 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适当活动、避免久坐久站、穿戴弹力袜、控制基础疾病以及药物预防等。以下方法可帮助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但具体方案需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1、适当活动

日常进行踝泵运动或散步等下肢锻炼,能促进肌肉收缩和血液循环,减少血液淤滞。建议每小时活动5-10分钟,卧床患者可被动屈伸膝关节,通过物理方式预防血栓形成。

2、避免久坐久站

连续保持同一姿势超过1小时会增加静脉压力。需定时改变体位,乘坐长途交通工具时可间断抬高下肢,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降低血管内皮损伤风险。

3、穿戴弹力袜

医用梯度压力袜通过脚踝至大腿递减的压力设计,能增加浅静脉向深静脉的血流速度。选择压力等级20-30mmHg的二级压力袜,每日穿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为宜。

4、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需规律用药维持血压小于140/90mmHg、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吸烟者应立即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小板更易聚集。

5、药物预防

高风险人群如骨科术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但存在出血倾向者需谨慎,用药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指标。

存在静脉曲张、恶性肿瘤或既往血栓史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若出现单侧肢体肿胀、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D-二聚体检测和影像学评估,避免盲目服用抗凝药物导致出血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