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浅静脉曲张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体格检查、血管超声、静脉造影、实验室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症状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制定相应诊疗方案。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下肢静脉是否有迂曲扩张、皮肤色素沉着或溃疡,触诊可了解静脉质地及是否存在压痛。患者站立时症状更明显,可能伴有下肢沉重感或肿胀。
2、血管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浅静脉血流方向、瓣膜功能及是否存在反流,还能评估深静脉通畅情况。这种无创检查能准确判断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是首选影像学手段。
3、静脉造影
通过注射造影剂显示静脉系统形态,适用于复杂病例或术前评估。可明确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具体位置,但属于有创检查,通常在其他方法无法明确诊断时采用。
4、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排查感染风险,凝血功能检测有助于评估血栓形成倾向。D-二聚体检测可辅助排除深静脉血栓,C反应蛋白检查可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
5、鉴别诊断
需与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动静脉瘘等疾病区分。必要时结合CT静脉成像或磁共振静脉成像,排除盆腔占位压迫静脉等继发性因素。
若发现下肢静脉迂曲隆起或伴有皮肤改变,建议尽早就诊血管外科。日常应避免长时间站立,穿戴医用弹力袜改善血液循环,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确诊后需遵医嘱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防止出现血栓性静脉炎、皮肤溃疡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