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确诊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及临床评估等方法综合判断。常见的诊断手段包括超声检查、D-二聚体检测以及静脉造影等,需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1、超声检查
超声是首选的筛查手段,通过多普勒技术可观察下肢静脉血流状态及血管内是否存在血栓。其优势在于无创、操作简便,且对近端静脉血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若超声显示血管内血流受阻或存在实性回声团,常提示血栓形成。
2、D-二聚体检测
该实验室检测通过测定血液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浓度辅助诊断。D-二聚体水平升高提示体内存在血栓形成或溶解过程,但需注意其特异性较低,感染、创伤等情况也可能导致数值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静脉造影
作为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向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并拍摄X光片,可清晰显示血栓的位置和范围。由于属于有创检查且存在辐射风险,通常用于超声结果不明确或需要手术干预前的精准评估。
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应及时至血管外科或急诊科就诊。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