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腺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退热治疗、补液治疗、抗病毒治疗、并发症处理以及住院支持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制定。
1、退热治疗
腺病毒感染常伴随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8.5℃时需进行物理降温或药物干预。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儿童专用退热药物,同时配合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需注意24小时内退热药使用不超过4次。
2、补液治疗
针对呕吐、腹泻导致的脱水症状,轻中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若出现持续呕吐或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补液治疗,补液速度需根据患儿体重精确计算。
3、抗病毒治疗
普通病例不推荐使用抗病毒药物。重症病例出现肺炎、脑炎等并发症时,可能需使用西多福韦等广谱抗病毒药物,该药物需严格监测肾功能,通常以每周1次的频率静脉给药。
4、并发症处理
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肟颗粒等口服制剂,严重感染时可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出现喘息症状时,可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
5、住院支持治疗
对于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惊厥或意识障碍的患儿,需住院进行氧疗、静脉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能需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家长发现患儿出现眼睑红肿、呼吸急促、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精神萎靡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予易消化饮食,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切勿自行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所有治疗方案均应在儿科医生指导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