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耳朵疼流脓可能与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穿孔等疾病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若伴随发热或听力下降等症状,可能与感染加重有关,应积极治疗。
1、急性中耳炎
细菌或病毒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感染,常见于感冒后。典型症状为耳痛、流脓、听力下降,婴幼儿可能出现哭闹不安。一般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干混悬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治疗,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疼痛。
2、外耳道炎
因耳道进水、不当掏耳或过敏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引发细菌感染。表现为耳道红肿、瘙痒,严重时流出黄色脓液。治疗时可选用氯霉素滴耳液清除分泌物,配合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禁止自行挖耳以免加重损伤。
3、鼓膜穿孔
外力撞击、异物损伤或中耳炎未及时控制,可能导致鼓膜破裂。除耳痛流脓外,可能出现耳鸣或眩晕。急性期需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预防感染,较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术后避免耳道进水。
若患儿出现耳部流脓,需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压迫患侧耳朵。建议尽早就诊耳鼻喉科,通过耳镜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切勿擅自停药,反复感染可能影响听力发育。